邓春梅,湖南邵阳人,湖南女子职业大学毕业生、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法理学博士、湘潭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后、台湾东吴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法学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致公湘潭市委副主委(兼)、湘潭市妇联副主席(兼)、湘潭市政协常委(兼)。
邓春梅是一个比较内向,羞于表达感情的人,同时,也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谈到她在女大的学习生活,她表示:这段青涩与美好的时光是无法代替的,回忆那些在一起的友情岁月,是记忆里最美的画面,如今想来,也是无比怀念。谈到老师,她最想感谢的周红才老师也一直与她保持着联系,当问及能否分享与老师相处的趣事,她不愿多说。“与周老师的这份感情无法用言语去表达,这样真挚的情感我想一直保留在心里。"或许,在邓春梅看来,她与老师的师生情正如埋在地里的美酒,只想让它静静酿造进而愈醇愈香。
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从与邓春梅的交谈中,看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提到读书,邓春梅说:我不觉得读书无用,我认为还是要好好读书。谈到她在女大读书的感受,邓春梅说现在感觉自己当时读书太少,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深刻。人就是通过事物的反映来反思自己,邓春梅正是在广泛阅读中越发觉得自己读书少,在与人交流时发现自己知识所存在的缺陷,所以,她对书一直保持着饥渴状态。除了要多读书,邓春梅还告诫我们读书的类型不能只局限于一方面,我们要宽领域阅读,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面而全能的人。邓春梅说,扩大眼界最好的方法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并非所有人都有时间和金钱,但读万卷书却很容易。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海量的书读不完,但也需要我们择其所好,选择有价值的书,把它读好。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白鹿原》里的一段话: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已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与邓春梅谈读书深觉:把书读广,视野便开阔了。把书读精,人便豁然了。
一般来说,说话这事被当做是人的本能,就像吃饭,走路一样,会无师自通。但是会把话说好,说出的话别人爱听,听了之后觉得受益匪浅,那就不是简单的一件无师自通的技能了。邓春梅对于如何说话,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她说,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谈最重要的便是真诚。与他人交谈让人觉得满嘴的假大空,让人感受不到一点真心实意,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孰真孰假分不清楚,这样,他人与你谈话的兴趣全无,所以说话虚假做作特别让人忌讳。除此之外,交谈还要有“实力”。就像《好好说话》书里说的:“淡定的“不说话”的底气,来自“如果说就一定能说好”的实力。实力过硬,交谈才会有深度,有价值。当然,适当的幽默也是谈话间必不可少的。它是人与人之间交谈的调味剂。能够自如的运用幽默,使交谈更轻松自然,也是一种智慧。
在采访邓春梅的过程中,邓春梅时刻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读书,无论在哪一个年代都是一种不过时的行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能成为更好的人。
- 上一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
- 下一篇:坚强勇敢,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