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900城市空降活动预约入口 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个人接单上门服务_同城喝茶

  • 1(1).jpg 2(1).jpg 3(1).jpg 4(1).jpg
湖南女子学院建校35周年:湖湘大地,盛世如约,新起点新征程
日期:2020-10-01 22:47:39  发布人:admin_xyh  浏览量:586

校友会向诗宇)春风化雨、弦歌不辍,砥砺耕耘、桃李芬芳。今天,湖南女子学院迎来了35周年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稍作休整,一起回望走过的路,回顾35年风雨兼程,铭记建校初心,收拾好行装,朝着更高目标再出发。

艰辛的办学历史回顾

湖南素有兴办女学的传统,近代湖南女校曾培养了杨开慧、向警予等诸多杰出女性。1985年,湖南省妇联秉承这一光荣传统,以极大的勇气创办了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开新中国成立后创办女子高校风气之先,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学校创办之初,学校从租赁的几间平房起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于1987年搬入拓址新建的城南这片黄土高坡上。虽然创业艰难,风雨兼程,但是创业者们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片热土上书写了一段段湖湘女性高等教育的新篇章,绘就了出一段段刻骨铭心、回味悠长的“女院记忆”。

建校之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并题词“祖国的兴旺发达,需要更多的妇女人才”;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全国政协原常委王光美大姐生前长期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全国妇联陈慕华、彭珮云、顾秀莲、陈至立以及教育部、湖南省委省政府历届主要领导都非常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多次来校视察并指导工作。

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省教育厅专科教学合格评估。2003年启动提升办学层次的“申本工程”。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等级。2008年学校成为全国妇联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0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湖南女子学院。2014年学校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评估,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

35年来,学校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一路坎坷,走过了一条曲折艰辛而又充满传奇的创业之路。一批又一批关心女性教育发展的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激励我们砥砺前行;一代又一代女院人对女性教育的执着和坚守,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将铭记女院发展历史上每一个添砖加瓦、无私奉献的人。

可喜的办学成绩凸显

35年来,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女性为圆心,凝聚最大公约数,构建教育同心圆,致力于探索女性教育规律,为女性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女性人才;致力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女性人才培养的摇篮、妇女/性别理论研究的基地、女性教育国际交流的窗口。

学校在深入研究世界和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着眼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的需要,确立了“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钡陌煅Ю砟?,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和“懿德睿智、笃行臻美”的校训文化精神,形成了“求真、求善、求美、求精”的校风、“爱生、善教、博学、创新”的教风和“明礼、修身、乐学、自强”的学风。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构建了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女性教育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适应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与妇女事业发展需求,以家政服务、社会养老、健康旅游、文化艺术等社会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学科专业特色优势日益彰显。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企业管理2个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社会学、工商管理、设计学3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设有6个二级学院,29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部特设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资助建设特色专业1个、全国高校首个老年学本科专业。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主线、两加强、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创新意识和传统美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为主线;加强社会责任教育和家庭责任教育,培育学生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家国情怀;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女性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学校紧密对接行业企业,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益阳市、怀化市等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合作,与太平洋管等3个大中型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班,与150多个企业共建实习就业教育基地,深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学校重视女性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女性成才要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女性学》、《现代礼仪》、《家庭生活科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女性气质和人文精神。

学校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等高层次专家、学者。依托全国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家政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和团队,女性服饰文化研究所、女书文化研究所等21个校级研究所,积极开展以女性教育与女性研究为重点的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凝练科研特色,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女性教育发展史馆,在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女性文学与文化、女性礼仪、家政养老等研究领域形成了较突出的优势。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2010年加入世界女子教育联盟,2014年成为中国女子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与美、日、韩、俄、澳等国家和地区的23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合作办学和校际交流关系,实施“海外名师”项目,拓展师生国际视野,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未来的办学前景可期

35年,湖南女子学院扎根湖湘大地,面向全国,服务经济社会和妇女事业发展,始终致力于培养具有“四自”精神、创新意识、传统美德的高素质女性人才。35年,从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到湖南女子学院,从满目黄土、几间旧房到绿树成荫、精致校园,从几百学生到万人之众......,湖南女院人承前启后、奋发进取,谱写了一曲女性高等教育的动人凯歌。

逐梦新时代、奋斗正当时,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将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湖南女子学院在建设规模适中、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女子本科院校的道路上,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辉煌!

(审核人:周静)

 

核发:0 点击数:586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