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校友会孙佩玲)2021年8月29日,一场久违的、被疫情耽搁太久的北京校友小聚活动,在长城脚下的『养云山居』成功举办。
初秋的北京,天空静谧高远,阳光正好。我们驾车一路飞驰,如小鸟归巢,去奔赴一场盛约。此刻,我们的阿红学姐,已在田间采回了玉米、紫苏,并开始烹制药膳猪肚鸡,静候我们的到来。
一顿养生的饱腹大餐之后,大家开始了自我分享。我们八几级的校友对于女大的分享是沧桑的,夹杂着黄土风沙,是带着泪水的笑与痛。那时候的女大原始、粗糙,没有美丽校园,没有明亮图书馆,只有一栋教学楼孤零零地矗立在黄土高坡上。在当时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我们依然乐观向上。我们自我开拓,与邻校结交友谊班,开办舞会。艰苦的环境是青春的历练场,我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居然打造了当年女大在井湾子的江湖地位。
小师妹们的分享则是另一番情景,令作为师姐的我们大为惊诧。
整洁的校园,严谨的管理,紧张有序的学习和充实的校园生活,校友们对女大的印象为什么相差这么远?难道师妹们读的是另一个女大?
原来呀,女大早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静坐在校友中的黄校长,认真倾听每一位校友的发言,不时进行答疑解惑。娓娓道来中,与大家分享在女大的青春岁月;历届领导班子、师生员工为女大发展所倾注的心血;以及今天的女大在杨兰英书记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正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这些经历沧桑的老学姐们,内心灿然起来。
惺惺相惜间,师妹们羡慕我们当年的自由飞扬,我们则感慨女大的蜕变与成长。正如芬芬同学所言,我们大可不必执着于往事,应当活在当下才是。
是呀,女大已不是往昔的女大,我们亦不是昨日的我们,何不让往事随风而散?
午后的阳光洒落院间,窗外的知了叫得正欢。此时,卸下盔甲的我们,心境清凉如水,启开了关于生命的思考。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作别。在长城脚下,在『养云山居』门口,我们彼此道声珍重,便汇入茫茫人海,如那沧海一粟,我们是如此的不起眼,但身上烙着同一块印记:女大学子。
(审核人:周静)
- 上一篇:谭红林校友回母校进行...
- 下一篇:【毕业特辑】毕业“纪...